“曾夢想仗劍走天涯,后來因為工作忙就沒去。”年少的我們都曾有過不平凡的夢想,然而長大后才漸漸明白“不平凡”的人生恰恰扎根于平凡的生活當中。
西會(西吉至會寧)項目是我的第二個工地,來工地以前只知道修路很辛苦,修路人的衣服上總是有洗不凈的油污、泥漿和汗水。“工期緊,任務(wù)重”,加班加點就是我們的日常,工地里就是我們路橋人的食堂。這一年來,在工地試驗室學習過程中,不論是技術(shù)人員還是農(nóng)民工人,無論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當空,幾乎天天呆在工地上,與太陽為伍,和星辰作伴;無論逢年過節(jié)還是雙休周末,始終都堅守在施工崗位。
大雨不停干、小雨正常干、晴天拼命干、夜里挑燈干。雖然這幾句話有些夸張成分,但是確實工地最真實的寫照。換季的天說變就變,為了防止大雨泡路基,立馬就得準備相應(yīng)措施,基本淋的透透了,也差不多挖弄好了。夏天的雨是說來就來,而秋天的雨就是說走也不走,一場雨能下好幾天,但是工程進度不能耽誤。
每段路、每座橋或許只是過往行人的一處風景,但卻是筑路者人生旅途中一段抹不掉的回憶。當人們飛馳在平坦舒適的高速公路上的時候,會想起他們嗎?想起這些在荒山野嶺、荒無人煙的地方一呆就是兩三年的“流浪者”?想起這些逢山開路、遇水搭橋、沒有節(jié)假日卻又兩地分居的“單身漢”?想起這些用自己的辛勤汗水修路筑橋的路橋人?沒有軍人的光榮,沒有其他行業(yè)備受社會關(guān)注,或許他們曾經(jīng)在大學里的意氣風發(fā),但現(xiàn)在卻被這無盡的荒涼磨練的少言寡語,真正留下的只是默默奉獻的青春,將熱血拋灑在那無盡的蒼穹。有的人羨慕他們的生活,因為他們可以經(jīng)常換工作的地方,可以經(jīng)常更換生活的環(huán)境?蛇@只是流浪,風景只是拂面而過,他們只是修路筑橋,創(chuàng)造的風景永遠的留在了車窗外。工地上的辛苦是次要的,最苦的便是背井離鄉(xiāng)。一年四季,對于我們路橋人來說,家中只有冬季一季。佳節(jié)對大多數(shù)人來說都是意味著歡快和喜慶。燈紅酒綠的城市生活不屬于我們。我們的世界只有在工地的宿舍里傾聽蛐蛐的吟唱。黃土;覊m、機械的轟鳴、烈日、霜雪、風雨是我們的主旋律。
路橋人苦!沒路,自己開山建便道!沒電,有柴油發(fā)電機!…… 沒有親人在身旁,只有夢里的思念! 由于交通不便,在山里待久了,進城就成了一種奢侈。與外界溝通少了,從生活習慣上,從基本的觀念上與外界都存在很大的差異,從內(nèi)心深處散發(fā)出來的孤獨,只有路橋人自己才能深深體會,這份艱辛也只有見過聞過做過的人才知道吧?路橋人苦!但是路橋人是頑強的:戰(zhàn)嚴寒、斗酷暑,克服重重困難; 路橋人是樂觀的:失敗、痛苦都在談笑間黯然淡去;路橋人是團結(jié)的,同事間像兄弟姐妹一樣互助互愛、一個簡單的問候、一個會意的微笑……
雖然我們辛苦,但是我們也快樂著。在工地能看到藍天、白云。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,能生活在一種新鮮而自由的氛圍中。這是都市生活所沒有的。雖然沒有軍人的光榮,沒有備受外界的關(guān)注,有苦也有累,但是路橋人有一種精神,一種為雕筑路橋品牌,鑄就現(xiàn)代文明,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的精神;路橋人有翻山越嶺、穿越戈壁、跨越江河、讓天塹變通途的恒心與毅力;將汗與淚灑在了路橋人走過的地方,為飛馳而過的人們將窗外的風景繪得更絢麗奪目!想到不久的將來,這里將鋪筑成一條寬闊的大路,我們累點,辛苦點心里也是高興的。那時候,雖然我們已經(jīng)離開了這里,但是人們只要看見這條路,想起來曾經(jīng)在這里奮斗的我們,那就夠了,一座座雄偉的大橋、一條條寬闊的公路見證了我們的存在,我門會作為一名路橋人感到光榮、感到自豪!
|